?
多年來人們致力于研究雷蒙磨制取精細膠粉的技術,最開始是成本較高的低溫粉碎,后來在國內外專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新進展,常溫粉碎技術的出現逐漸取代了成本高的低溫粉碎技術。下面是兩者的詳細差異。
低溫粉碎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它是利用液氮在常壓下氣化溫度低達一196℃的特點冷凍膠粒,使其達到脆化溫度.再輸人撞擊式粉碎機中細碎。此方法具有工藝簡單.無污染.粉碎熱低的優點,但能耗太大,一般每千克膠粒消耗0.8~1.2kg液氮可得到20%~40%的0.4mm以下 的膠粉.其處理量決定于液氮的供給量.致使生產成本很高。
為了降低能耗,減少生產成本,國內某單位研制了渦輪制冷粉碎技術,采用空氣渦輪制冷替代價格昂貴的液氯制冷,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常溫粉碎技術在國外已研究多年,國內在近幾年也進行了相應的研究與開發,紅星粉碎技術創新已被成功應用在礦山行業,并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常溫粉碎方法一般采用剪切撕裂、摩擦、高速加載等方式的粉碎機,并輔以循環冷卻.膠粒不需冷凍,直接送入粉碎機粉碎。此方法的優點是工序簡單,所需設備少,處理量大.成本低,占地面積小,橡膠粉碎后粒徑分布相對較窄,大部分腔粉細度能達到60目的細度要求。但O.25mm以下的細粉較少,產量低.無法形成精細膠粉的工業化規模生產;由于采用剪切撕裂粉碎方式,且膠粉叉未經冷凍.粉碎時膠粒變形很大,產生大量的粉碎熱,使腔料急劇升溫,處于脫硫或半脫硫狀態.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橡膠的物理性能,尤其是夏季。
通過以上信息了解到,雷蒙磨在粉磨中也會產生大量的熱能,這些熱能也能影響到產品的一些物理性能。
本文地址:http://www.ylwt-dt.com/S717.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