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河南省機械協會的推動下,機械業內龍頭企業和骨干企業相繼開發了一大批高效節能技術和產品。例如,全國首批91家創新型企業之一的河南紅星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先后研制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顯著節能效果的大型球磨機、大型選礦設備、大型烘干機、制砂機、振動篩等系列產品。這些高新產品均屬于中高端產品,其中有些產品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在環保成為各個國家發展的主題以后,環保節能機械的制造也登上了歷史舞臺。研發綠色機械設備產品的同時,千方百計地為用戶降低成本和提高經濟效益,這是我國機械行業近年來又一個新的看點。如2009年7月,鄭州市經濟委員會組織了由7位知名教授和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對紅星機械自主研發的節能球磨機新產品進行產業化鑒定,最后一致認為,該系列節能球磨機總體技術和整機性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節能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但是,新型設備的研發,最主要的還是要靠人才。人才是推進綠色轉型的關鍵,是提升科技水平的根本。我國機械行業的突出特點是,中小企業多和民營企業多,與大型企業相比,往往存在科技投入不足、創新人才緊缺、創新經驗不夠的狀況,加上創新失敗的風險較大,規避創新風險的措施不力,以及在科技創新中存在技術、市場、收益等方面的不確定性,所以就產生了創新的積極性不高、創新人才難留、創新能力較低等問題,這樣,又帶來了產品檔次較低、產品附加值較低等問題。
由于部分企業家對綠色制造理解不夠,并且對粗放經營十分留戀,因此片面認為,做傳統機械設備熟門熟路,雖然獲得的利潤正在減少,但是還能賺錢,何必在節能降耗方面花錢出力。特別是面對當前出現的機械制造業市場趨旺的形勢,更使部分企業認為,生產任務己經夠忙,粗放經營仍有市場,綠色轉型多此一舉。
有經濟學家預言,未來產業的發展,抓住了“低碳”,就抓住了制勝之術。在以低碳技術和綠色產品為核心的新一輪角逐中,誰能領先一步,誰將成為國際市場的最大贏家。國內機械設備制造廠商應該繼續努力,為制造出更好的機械設備而奮斗。
本文地址:http://www.ylwt-dt.com/S168.html
相關文章: